信息網_資訊網

經典美文聯系我們

周口信息網 > 熱點信息 > 正文

如何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求是》雜志重要文章指明“四大科技”突破口

網絡整理 2024-04-04

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需要建設世界科技強國。

3月16日出版的第6期《求是》雜志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

文章強調,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國家前途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人民生活福祉。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

不久前發布的“十四五”規劃綱要中,將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放在重要位置。

一系列重要文章和文件,昭示了未來一段時期,我國科技創新的奮斗方向已經定了!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發現:在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目標指引下,要想在關鍵核心技術方面取得標志性科技成就,突破口是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這“四大技術”創新,具體覆蓋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生命科學、先進制造技術、能源技術、空間和海洋技術等。實現的路徑,則需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

關鍵共性技術包括什么?

我國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突破口是什么?那就是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

關鍵共性技術被認為是一類與產業發展結合緊密,能夠被產業中各企業廣泛共享應用并有效驅動產業及國家經濟發展的技術知識。

工業和信息化部在2017年圍繞制造業創新發展的重大需求,研究提出《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發展指南(2017年)》,共列出優先發展的產業關鍵共性技術174項,包括原材料工業53項,裝備制造業33項,電子信息與通信業36項,消費品工業27項,節能環保與資源綜合利用25項,以指導企業發展和技術攻關。

在國際上,英、美、德、日等國已經通過關鍵技術創新成功轉型,積累了攻關關鍵共性技術的經驗。比如,在煤炭、鋼鐵、化工等基礎產業領域,德國企業率先建立內部實驗室,倚重理論科學從事研發工作,并把理論與應用結合起來。德國也因此于19世紀抓住了關鍵共性技術創新的機會,塑造了“德國制造”的國家品牌。

企業要成為科技創新主體

由于關鍵共性技術與產業發展結合緊密,發展關鍵共性技術,必須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

“十四五”規劃綱要專門列出“支持產業共性基礎技術研發”一節,提出集中力量整合提升一批關鍵共性技術平臺,支持行業龍頭企業聯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行業上下游企業共建國家產業創新中心,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支持有條件企業聯合轉制科研院所組建行業研究院,提供公益性共性技術服務。打造新型共性技術平臺,解決跨行業跨領域關鍵共性技術問題。

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還需要搭建兩個體系,一個是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另一個是提供完善的企業創新服務體系。

以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為例,今年全國兩會上,農工黨中央提案指出,我國目前“育繁推一體化”企業不少,但商業化育種體系健全的龍頭企業不多,具備與國際種業寡頭抗衡的民族種業不多,企業品種創新的總體實力仍然不強。

該提案建議,遴選幾個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育繁推一體化企業,支持產學研深度融合,促進技術、人才、資金等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使之盡快成為我國種業創新的戰略核心力量。

加強前沿引領技術攻關

今年2月,上海圖書館(上??茖W技術情報研究所)發布了《2020全球前沿科技熱點研究》報告,并評選出7個領域的20項前沿科技熱點。包括量子計算與量子計算機、光子芯片、堿基編輯器、無鈷化電池、重型火箭、零碳技術、協作機器人等。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研究員樊春良介紹,當今前沿科技呈現出多領域齊頭并進,多點突破。一些新興技術的發展常常具有顛覆性的效果,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合成生物學和先進材料等為代表的一系列前沿科技領域發展迅速,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推進前沿科技領域的進展。一旦取得突破,會極大地推進相關領域的發展。

“十四五”規劃綱要強調,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瞄準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生命健康、腦科學、生物育種、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領域,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

(來源:“十四五”規劃綱要)

現代工程技術鍛造“國之重器”

工程科技是推動人類進步的發動機,是產業革命、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有力杠桿??梢哉f,現代工程技術既需要“大國工匠”,也需要基礎科學研究的發展。

這是因為,現代工程技術的發展,直接關系其他前沿科技、產業的發展。江南大學生物工程學院院長堵國成就曾介紹,發酵產業升級之路,必須依賴現代工程技術,著力解決產量、轉化率、生產強度這三大關鍵技術問題。這三大問題存在的重要原因是發酵過程條件不佳,根本在于生理特性理解、代謝能力調控、最佳條件解析和合成過程控制。

再比如,“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的設計最大下潛深度為7000米,每平方米要承受高達7000噸的壓力。如此巨大的壓力,足以使通常的鋼結構板殼破裂?!膀札執枴北仨毷褂锰厥獾目箟航Y構和材料,經過嚴格的力學分析和試驗,以確保運行的安全性。

顛覆性技術創新不能閉門造車

顛覆性技術的概念由美國哈佛商學院教授克里斯·坦森(Clayton Christensen)提出,指的是一種另辟蹊徑、對傳統或主流技術產生顛覆性效果的技術。

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成立于1958年)以支持顛覆性技術創新聞名于世。DARPA的宗旨就是支持“改變游戲規則”的高風險、高回報技術研發,進而培育了大量顛覆性技術,例如互聯網、半導體、全球定位、隱身戰機、激光器、無人駕駛汽車、微型無人機等。

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肖廣嶺2019年6月曾撰文介紹,從技術本身來看,“卡脖子”技術基本上是關鍵核心技術,并且是很難攻克的。在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技術擁有方能夠通過技術的“斷供”,卡住競爭對手的脖子,使其失去競爭力,進而獲得競爭優勢。而當國家之間的競爭加入這種市場競爭,會進一步導致技術“斷供”的發生。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指出,科學技術是世界性的、時代性的,發展科學技術必須具有全球視野。不拒眾流,方為江海。自主創新是開放環境下的創新,絕不能關起門來搞,而是要聚四海之氣、借八方之力。

肖廣嶺也認為,解決“卡脖子”技術問題固然需要加強自主創新和加大國家的支持,但不是與全球創新鏈脫鉤,也不可能都有技術“備胎”,而應該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資源,并充分發揮我國制造業齊全、市場規模大的優勢,在越來越多的行業和領域構建和主導全球創新鏈和產業鏈。

由點及面的創新基地布局

科技自立自強,需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指出,要高標準建設國家實驗室,推動大科學計劃、大科學工程、大科學中心、國際科技創新基地的統籌布局和優化。

“十四五”規劃綱要則進行了具體部署,提出組建一批國家實驗室,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優化提升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等創新基地。支持發展新型研究型大學、新型研發機構等新型創新主體等。

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管理局處長劉濤2020年10月撰文介紹,2017年11月,北京分子科學國家實驗室(籌)等6家試點國家重點實驗室,整體批轉為國家研究中心,我國正在運行的國家實驗室只有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試點)1家。

其實,早在2006年發布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就提出,建設若干隊伍強、水平高、學科綜合交叉的國家實驗室。此后,建設國家實驗室又先后被寫入《國家“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和《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

國家重點實驗室則運行歷史較為悠久。據科技部統計,目前國家重點實驗室共有521家。據介紹,目前學科類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要依托中國科學院五十多個研究所和七十多所雙一流高校建設。企業類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要涉及國資委監管的五十余家重點企業和地方科技廳監管的一百余家企業,但缺少國家財政的穩定支持。

科技創新基地的分布是由點及面的。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支持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大灣區、安徽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建設區域科技創新中心。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往往聚集了多個頂尖科研平臺。比如,北京懷柔建設了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上海張江有張江實驗室、李政道研究所、中美合作干細胞醫學研究中心、上海轉化醫學研究中心等,安徽合肥則有中科院量子信息實驗室、綜合性超導核聚變研究中心等。

科技的突破不是終點,創新要支撐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指出,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支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顯著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

(作者:王峰 編輯:周上祺)

免責聲明:信息網轉載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Tags:[db:TAG標簽](1411388)孫楊任副處長(1)

轉載請標注:信息網——如何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求是》雜志重要文章指明“四大科技”突破口

搜索
網站分類
標簽列表
中文中文字幕不卡人妻,国产av剧情不卡,亚洲一区无码内射不卡,熟女一区二区三区国产